HUAWEI 防火墙基础知识(一)

无论是华为USG防火墙还是其他厂商的防火墙都有安全区域的概念,理解并掌握这部分很重要。

什么是安全区域?

一个或多个接口的集合,通过安全域划分网络,安全区域(Security Zone),通称区域,一般情况下,同一个区域间的数据报文不使用安全策略进行控制,在不同区域间传送的数据报文才使用安全策略进行控制。

注意:一个接口只能加入一个安全域

默认提供四个安全域:
0、Local:防火墙本身,不能添加任何接口,防火墙上所有的接口本身隐含属于Local区域,也就是说,报文通过某个接口到某网络,目的安全区域就是这个接口所在的安全区域,当报文通过接口到防火墙本身,目的安全区域就Local
1、Trust :受信任度较高,通常定义内部用户所在的网络
2、DMZ :受信任度,通常定义内部服务器所在的网络
3、Untrust :不受信任的网络,通常定义不安全的网络

在生产环境中,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义多个区域,较小的生产环境可以直接使用默认的安全区域,USG防火墙安全区域都有一个级别,这个级别是唯一的,其默认的安全级别是固定的,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义不同的安全级别,华为USG防火墙最多支持32个安全区域。

安全级别 1-100,数值越大,受信任度越可信
Local : 100
Trust :85
DMZ :50
Untrust :5

确定安全区域后,需要了解数据流入流出的方向,数据在安全区域之间流动一般分为两种情况:
1、入方向:数据报文从低级别安全区域向高级别安全区域流动
2、出方向:与入方向相反

什么是安全策略?

安全策略就是控制规则,匹配规则不同区域之间的数据报文就可以相互交换,不匹配,则丢弃该数据报文,比较常见的应用就是Trust访问Untrust区域,需要一条由Trust区域访问Untrust区域的包含源目地址等参数的安全策略。

另外,需要注意安全策略是有顺序的概念,遵循的是从上到下的顺序逐条查找安全策略,如果已经匹配上就会执行该安全策略,执行完毕后就不会再向下查找安全策略。

NAT技术

源NAT是目前最常用的技术,比较常用的源NAT地址转换有出接口地址转换、网络地址和端口转换、网络地址转换等。

1、出接口地址转换(Easy-IP):内部客户端访问互联网,会转换数据报文的IP地址,转换后的的IP地址只能是出接口IP地址,也就是出口公网IP;
2、网络地址和端口转换(Network Address and Port Translation,简称NAPT):内部客户端访问互联网,对网络地址和端口进行转换;
3、网络地址转换(No Port Address Translation,简称NO-PAT):内部客户端访问互联网时,只转换IP地址,不转换端口,不常用

NAT Server:适用于内网服务器提供给外部用户访问

什么是NAT环境下的路由黑洞?

避免数据报文的循环转发导致的防火墙和路由器之间的环路,当NAT地址池和出接口地址不在同一网段就必须要配置,在同一网段也建议配置,避免防火墙发送ARP报文。

V**

组网方式:
1、点对点访问:适用于分支网络与中心网络进行连接;
2、远程访问:适用于远程用户访问分支网络或中心网络;

主要技术:
1、隧道技术:二层协议L2TP等,三层协议IPSec等;
2、认证技术:
(1)数据认证:采用散列算法,保证数据在网络传输过程中不被篡改,保证数据的原始;
(2)身份认证:采用用户名、密码方式
3、加密技术:明文变成密文的过程,将数据封装到隧道后进行加密,到对端后进行解密

GRE V**技术

通用路由封装协议(General Routing Encapsulation,简称GRE),在内部网络原始数据报文前添加GRE头,再在GRE头前添加互联网IP地址头,这就是封装的过程,封装后的数据在隧道内进行传输,到达对端后,去掉信息,恢复原始报文,这种方式不推荐,数据报文是明文的。

L2TP V**技术

第二层隧道协议(Layer Two Tunneling Protocol,简称L2TP),有L2TP接入集中器(L2TP Access Concentrator,简称LAC,为PPP用户提供接入)和L2TP网络服务器(L2TP Network Server,简称LNS,PPP服务端,可以理解L2TP服务器端)组成。

封装过程:客户端PPP数据报文到达LAC,封装L2TP头(隧道ID和会话ID)、UDP头(上层应用,LNS收到该数据报文可以识别L2TP报文)、互联网IP地址头。
解封过程:LNS收到L2TP报文后,先检查互联网IP地址头和UDP头信息,再检查L2TP头信息,与已经建立的L2TP隧道ID和会话ID相同则解封,不相同则丢弃,继续检查PPP头信息是否正确,对PPP头进行解封,得到原始报文,送到上层处理。

IPSec V**技术

利用IPsec隧道建立的,和GRE、L2TP相比,更安全。

IPSec 主要由验证头协议、封装安全载荷、网络密钥交换组成,定义了协议格式以及提供的服务,提供数据完整性的验证功能,网络密钥交换可以自动协商交换密钥等服务。

验证头协议(Authenticaton Header,简称AH):AH能够对数据源进行验证,同时还能对数据的完整性进行效验,本身不加密数据,AH的协议号为51

封装安全载荷(Encapsylate Security Payload,简称ESP):除了具有AH功能外,还对IP报文进行加密,ESP的协议号为50

网络密钥交换(Internet Key Exchange,简称IKE):用于自动协商AH和ESP所使用的加密算法

IPSec的两种模式

1、传输模式:一般用于主机安全网关或者主机之间的通信
2、隧道模式:一般用于主机安全网关和安全网关之间的通信

SSL V**术

安全套接层(Security Socket Layer,简称SSL),介于TCP/IP的第四层和第七层之间,为HTTP提供安全连接,以SSL协议为基础,基于B/S架构。

上一篇
下一篇